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受其主要单体丙烯酸烷基酯中烷基碳原子数目的影响。以丙烯酸酯为基础的橡胶,耐油、耐热性较好;而以丙烯酸丁酯为基础的橡胶,因烷基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对酯基极性基的屏蔽效应增大,因此使耐水性有所改善,同时由于屏蔽效应,减弱了橡胶分子间力,增大了内部塑性,从而使脆性温度降低,耐寒性较好。若通过上述两种单体并用,则可得到介于两者性能之间的橡胶。
由于聚丙烯酸酯的溶解度参数与未固化环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相差不大,两者有很好的互溶性。又因为聚丙烯酸酯主链不含双键,所以它具有良好的抗热氧化作用。
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增韧环氧的决定因素有:橡胶相是否形成,橡胶相的组成及弹性,橡胶相颗粒的大小分 布,橡胶相和环氧树脂基体的化学键合以及环氧树脂基体分子结构及其分子中l的环氧官能团浓度等。其中.主要因素是固化树脂体系的相态结构、橡胶相和环氧基体的化学键合及环氧树脂体系本身的延展性,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增韧环氧体系|的相结构主要是橡胶相以规则的球状颗粒均匀分散于环氧基体中,分散相由大小不等的两种球形粒子组成。
粒子尺寸的两较分布对增韧是有益的。小的颗粒主要对剪切变形起作用, 大的颗粒能阻止裂纹的增长。这样,它对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效果很明显。
化学性质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和一般**溶剂,能溶于热乙醇中,稍溶于热水中,易溶于稀酸、稀碱水溶液。在酸碱中稳定
丙烯酸树脂在医用黏合剂领域中的开发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1936年德国Kulzerr公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体的牙齿黏合剂开始出售,1959年美国Fastman910a-氰基丙烯酸甲酯快速黏合剂问世,实现了外科手术由缝、扎到黏合的革命,1960年Charnly首先将丙烯酸骨水泥用于人工髋关节的手术中获得成功。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医用高分子材料学科的迅速发展,医用丙烯酸树脂黏合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也不断扩展,单是以a-氰基丙烯酸酯为主体的医用胶,临床应用病例就**过了100万例。
医用丙烯酸树脂黏合剂的发展更为迅速,逐步实现了产品系列化、品种多元化,适应于各种不同用途,其中包括组织黏合剂、牙齿黏合剂和骨黏固剂等,应用越来越广 。
众所周知,丙烯酸类的聚合物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特点,透明、低毒,易于配制,广泛的黏接性,耐水性,耐久性。使丙烯酸树脂在医用黏合剂中得到厂泛的应用,并可能满足医用黏合剂提出的特定的如下要求:
①安全、可靠、无毒性、去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妨碍人体组织的自身愈合;
③无菌,且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无菌;
④在有血液和组织液的条件下可以使用;
⑤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实现快速黏合;
⑥具有良好的黏合强度及持久性,黏合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⑦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
⑧具有良好的使用状态并易于保存。